外交学院成功举办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系列活动二:周边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研讨会
2025年10月22日,外交学院与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联合主办“周边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合作基金支持。外交部亚洲司杨宇公使、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王世廷、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关系部主任莉娜·亚历山德拉(Lina Alexandra)分别致开幕辞。孙吉胜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杨宇公使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东盟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南方”卓然壮大的历史大势中加快亚洲的发展振兴。

王世廷书记表示,中国与东盟应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弘扬团结合作的精神,推动区域合作更加开放、包容、平衡、普惠。智库与高校在这一进程中肩负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既是理念交流的桥梁,也是政策创新的智源,同时也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亚历山德拉主任指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应加强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讨论,共同解决全球性挑战,并强调大学和智库在加强合作方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孙吉胜副院长主持高端对话环节。高端对话一、二分别聚焦“回顾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2—2025)”“展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30”两个主题。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国务秘书吴肯(Un Kheang)、前东盟秘书长阿吉特·辛格(Ajit Singh)、印尼前外交部长哈桑·维拉尤达(Hassan Wirajuda)、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部长翁诗杰(Ong Tee Keat)、柬埔寨前矿产与能源部部长普·索提拉克(Pou Sothirak)、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前执行主任丽贝卡·玛利亚(Rebecca Fatima Sta Maria)、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前首席执行官阿努拉克·基蒂昆(Anoulak Kittikhoun)、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莫哈末·法伊兹·阿卜杜拉(Mohd Faiz Abdullah)、新加坡前驻沙特阿拉伯、巴林、柬埔寨大使劳伦斯·安德森(Lawrence Anderson)、中国前驻东盟大使徐步、复旦大学陈志敏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等中国东盟高级官员与国内知名学者在高端对话环节开展了深入坦诚的交流与研讨。


对话嘉宾们一致认为,2025年是中国东盟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东盟应加强战略对接,深化政治互信,提升经济效能,扩大人文和社会文化交流,构建更为紧密、更具韧性、彼此支撑、平等互利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与会者还围绕中国东盟政治与安全、经济与发展、社会与文化合作进行深入研讨,为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贡献真知灼见。

中国东盟政治与安全合作分论坛 中国东盟经济与发展合作分论坛

中国东盟社会与文化合作分论坛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韩志立研究员主持闭幕式

亚历山德拉主任作中国东盟政治与安全合作分论坛总结发言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成金珑(Chheng Kimlong)作中国东盟经济与发展合作分论坛总结发言

泰国法政大学前副校长基蒂·普拉西图克教授(Kitti Prasirtsuk)作中国东盟社会与文化合作分论坛总结发言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杨悦教授致闭幕辞
亚洲研究所
2025年10月28日
